反恐與供應鏈安全驗廠準備|文件|方案|費用

反恐與供應鏈安全驗廠準備|捷思顧問

反恐與供應鏈安全驗廠準備|捷思顧問

在全球供應鏈風險日益提升的背景下,越來越多企業被要求具備「反恐(anti-terrorism)」與「供應鏈安全(supply chain security)」制度。這類能力的核心,在於能以文件(政策、程序、紀錄等)來證明企業內部控制、風險管理與安全措施的落實。本文將深入整理企業在推動反恐/供應鏈安全時,必備文件與資料清單、其重點內容、組織內部與外部準備,以及注意事項,幫助您在搜索引擎中被找到,也能作為企業內部推動的參考架構。

如何推行供應鏈案全系統

 

一、為什麼要準備文件資料?

  1. 外部驗廠/稽核需求
    國際客戶、海關機構或買主常透過反恐/供應鏈安全標準(如 CTPAT、GSV、SCAN、ISO 28000 等)對其供應商進行文件與現場稽核。若資料不齊、程序不符,可能導致驗廠不通過。
  2. 可追溯性與稽核痕跡
    文件化可提供事後追溯、責任歸屬與糾正行動依據。
  3. 內控與持續改善
    將安全措施、程序、風險評估等制度化、文件化,有利於長期維繫與更新。

 

二、常見輔導方案

方案名稱

適合對象 輔導期間 輔導範圍 困難度

完善度

快速輔導方案

有立即性(一個月內)驗廠、訂單壓力或實體改善需求之企業 最快可一週協助完成基礎建置 缺失改善方案建議、簡要文件建置 ★★★★★ ★☆☆☆☆

重點輔導方案

已被要求回覆稽核清單或安排驗廠日期之企業

約 1~2 個月

基礎教育訓練、基礎文件建置、實體安全現況檢視 ★★★★☆ ★★☆☆☆

完整輔導方案

高價值貨物,或產品會出口至海外的企業

約 3~6 個月

基礎教育訓練(條文、風險、內稽)、實務文件討論及建置、實體安全現況改善建議、反恐安全模擬演練等 ★★★☆☆ ★★★★★

 

三、會有哪些費用產生

在推動反恐/供應鏈安全制度的過程中,企業除了導入顧問輔導外,亦可能依實際需求產生稽核、實體改善等相關費用。以下為常見費用項目與說明整理:

反恐與供應鏈安全驗廠準備,費用有哪些?

註:實際費用仍需由捷思顧問依據客戶現況、所採行之管理系統及輔導方案進行評估後,方能提供明確且精準之輔導報價。
實體改善部分則由企業客戶自行規劃與執行,捷思顧問可提供改善建議與實務參考。

 

四、常見反恐/供應鏈安全標準與其文件要求

以下幾個是國際上比較常見、常被要求的標準:

  • CTPAT(Customs-Trade Partnership Against Terrorism)美國海關商貿反恐聯盟
    美國海關主導的反恐供應鏈計劃。企業必須提交政策、程序、稽核紀錄、封條管理、員工訓練紀錄等文件。
  • AEO (Authorized Economic Operator)安全認證優質企業
    由世界海關組織推動的國際貿易認證制度,旨在識別和認可符合高安全標準的企業,確保國際貨物運輸安全。
  • GSV(Global Security Verification)全球安全驗證
    Intertek 推動的供應鏈安全驗證計畫,文件涵蓋封條、程序安全、實體安全、電腦安全、訓練紀錄等。
  • SCAN(Supply Compliance Audit Network) 反恐驗廠審核標準
    供應鏈安全稽核機制,對文件資料與程序一致性要求明確。
  • ISO 28000(供應鏈安全管理系統)
    作為管理系統標準,更強調「制度化」與「持續改善」。
  • TAPA(FSR、TSR、PSR)運輸資產產保護協會認證
    針對高價值或重要貨物,防止產品於運輸過程中遭竊盜、損失與破壞。

不同標準雖在名稱與重點上或有差異,但其核心都落在「政策宣示/風險評估/程序制度/控制與監督/稽核與改善」這些關鍵文件類別。

 

五、文件資料清單(必備與建議項目)

以下是企業推動反恐/供應鏈安全時,應該準備的主要文件類別與典型內容。您可以依企業的產業、風險程度與驗廠標準,進行增刪與客製化。

文件類別 核心內容與要點

備註/細節

政策與宣示文件

反恐/供應鏈安全政策、最高管理層承諾書、安全願景聲明 建議由高階主管簽署,並張貼於內外部公開場所

風險評估報告

供應鏈風險識別與評估、漏洞分析、風險等級分類、減緩措施 每年更新或因重大變動時更新

標準作業程序

(SOP / 工作指引)

進出口程序、安全檢查、封條管理、貨物裝卸、車輛檢驗、包裝安全等 程序要與實際操作一致

合作夥伴/供應商管理文件

供應商安全自評表/問卷、合約安全條款、承諾書、第三方稽核報告 針對關鍵供應商尤其要有完整文件

人員與訪客管控文件

員工識別證制度、訪客登記表、進出管控程序、背景調查紀錄、訪客政策 訪客入廠必有登記與審查流程

安全訓練與意識教育紀錄

培訓課程大綱、簽到表、測驗紀錄、教育影片、宣導資料 證明員工具備風險意識與實作知識

實體安全與監控文件

CCTV、門禁系統位置圖、監控錄影保存政策、巡檢記錄、設施設備清單 錄影保存期至少 30 ~ 90 天以上(依驗廠標準)

封條管理/貨物安全紀錄

封條使用記錄、封條編號、封條照片、異常開封紀錄 每箱、每批貨物封條都應有記錄

內部稽核/自查報告

定期稽核計畫、稽核結果、改善報告、糾正與預防措施(CAPA) 稽核與改善必形成文件紀錄

異常事件通報與處理紀錄

事故報告、異常通報流程、處理紀錄、後續改善報告 例如發現封條破損、貨物損壞、未授權進入等異常

電腦/資訊安全文件

IT 存取權限控制、網路安全策略、備份與恢復政策、電子作業流程 若供應鏈與資訊系統高度整合,此部分尤為重要

審查與更新紀錄

文件版本控制紀錄、公告更新記錄、變更核可記錄 確保文件生命週期可追溯

註:上述清單屬於「通用建議」,實務上應依不同驗廠標準(如 CTPAT、AEO、GSV、SCAN、ISO 28000、TAPA)或客戶要求,增補專屬文件。

 

六、內部準備流程與角色分工

  1. 成立專案小組
    指派專責窗口與跨部門成員(採購、物流、生管、品質、資訊、安全等)共同協作。
  2. 現況盤點與 GAP 分析
    以現有文件與流程為基礎,對照驗廠標準清單,找出缺失(GAP)並擬訂補強計畫。
  3. 文件撰寫與審核流程
    撰寫初稿 → 內部跨部門審核 → 高層審批 → 正式發布與版本控管。
  4. 教育訓練與試行
    先在實務部門推動教育訓練與模擬演練,確保「說、寫、做」一致性。
  5. 內部稽核與持續改善
    定期稽核制度與紀錄,針對缺失進行糾正與預防措施(CAPA),並持續更新文件。
  6. 模擬稽核與內部驗證
    在正式驗廠前,模擬第三方稽核流程,檢查文件齊備性與一致性。

 

七、常見問題與注意事項

在企業推動反恐/供應鏈安全(CTPAT、GSV、SCAN、ISO 28000 等)過程中,常會遇到下列幾個實務問題與容易忽略的細節:

問題一:文件太多,不知道從哪裡開始?

建議先建立「文件主清單」或「文件控管表」,列出所有需要的文件名稱、負責部門、版本號與更新日期,再逐項補齊。

問題二:員工覺得只是為了驗廠而做

若員工不了解目的,制度容易流於形式。可透過教育訓練與內部宣導,說明反恐與供應鏈安全與企業形象、客戶信任的關聯。

問題三:驗廠前文件齊全,但之後就沒再維護

文件應視為「活文件」,定期檢討更新,例如年度風險評估、封條紀錄、訓練紀錄都應隨時補上,避免過期或版本錯亂。

問題四:供應商文件不足,導致整體鏈條不完整

可建立供應商安全稽核制度或自評問卷,要求合作夥伴同步維護安全文件,確保整條供應鏈的安全一致性。

問題五:文件與實際不符被稽核員指出

文件內容應與現場操作一致,例如 SOP 與現場動線、封條紀錄與貨櫃照片必須相符,否則會被視為系統落差。

 

八、捷思顧問給企業的建議

在實務輔導經驗中,許多企業在推動反恐/供應鏈安全文件時,最常遇到的問題,往往不是缺乏制度,而是「文件與實際執行不一致」。
為了讓驗廠過程更順利、同時建立長期可運作的安全管理系統,捷思顧問建議企業可從以下幾個方向著手:

  1. 由上而下支持,確保政策落地
    管理階層的承諾與資源投入,是文件制度能真正運作的關鍵。主管應親自參與政策簽署、審查與定期檢討。
  2. 以文件為核心,搭配現場佐證
    驗廠時不僅要出示文件,更要能對應現場執行狀況,例如封條管理表對應實際封條號碼、訪客登記表與CCTV紀錄一致等。
  3. 文件簡潔、格式一致、易於查找
    建議使用統一模板與版本控管制度,例如每份文件都有文件編號、版本號與生效日期,以提升稽核效率。
  4. 定期內部稽核與員工教育訓練
    文件不是一勞永逸的成果,而是持續運作的依據。每年至少安排一次內部稽核與教育訓練,確保全員熟悉供應鏈安全要求。
  5. 善用專業顧問輔導與文件健檢
    若企業內部人力不足或首次面對國際反恐/供應鏈安全驗廠,建議邀請具經驗的顧問團隊協助文件健檢、模擬稽核與風險分析,以縮短準備時間並提高通過率。

反恐與供應鏈安全驗廠準備-捷思顧問的建議

捷思顧問提醒
反恐驗廠與供應鏈安全驗廠並非一次性的通關作業,而是一套長期維運的管理系統。文件的完整與更新,是企業信譽、客戶信任與供應鏈穩定的基礎。
文件不只是稽核工具,更是企業向客戶與國際市場證明「值得信任」的最佳證據。

 

反恐與供應鏈安全相關問題,立即聯繫捷思顧問!

客服信箱service@jsconsulting.com.tw

諮詢專線:0800-020-500

進一步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