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強迫勞動7大重點-實戰顧問解析第三點台灣超常見!
結論先說:「只符合國內法規」還不夠,因為國際標準更嚴格!
企業以「符合法令規範」方向固然沒錯,但在國際勞動人權方向與永續供應鏈發展方向,僅遵守當地法規往往仍然不足,關鍵原因就是:國際標準更嚴格!
常見的國際組織驗廠標準(如RBA、 Sedex、BSCI…等)與國際人權公約的要求,通常高於各國最低法規。
例如移工在台的仲介費服務費由移工支付是合法的,但在這些標準中卻是明確禁止,需由雇主來支付,對企業來說增加大幅人力成本。
備註-常見的國際組織驗廠標準(點選閱讀專文介紹):
「RBA 責任商業聯盟」:最常用於電子產品供應鏈、汽車供應鏈、人力仲介公司…等。
「SA 8000社會責任標準」:常用於電子與電機產品、醫療器材、部分傳統製造業。
「SEDEX供應商道德資料交換平台」、「BSCI商業社會責任倡議守則」:常用於各類製造,包含各類紡織(如成衣、製襪、刺繡)、五金(如手工具、螺絲、建材)、塑膠(如塑膠模具、汽車零配件、食品容器)、玩具
預防強迫勞動7大重點-企業符合國際標準必修課題!
如何在管理制度中落實反強迫勞動、不歧視、工時工資規範等,已成為企業能否通過國際稽核的關鍵。專案顧問指出,企業要降低查核缺失,應掌握以下7大重點:
1.檢視現行制度是否符合國際人權標準
問題往往不在於「沒有規範」,而是既有規章本身就與國際準則有所落差。因此,重新盤點並修正制度,確保符合國際人權標準精神,至關重要。
顧問輔導需針對企業現有的人力資源規章制度進行檢視、給予修正建議,與人力資源部門進行討論確認後,再由企業執行新的制度。
2.建立完整政策與管理機制
即使台灣較少發生強迫勞動或僱用童工的事件,但企業必須能提出「如何防範」的制度,包括政策、規章、流程與舉證文件。缺乏預防性措施,即使沒有實際違規案例,也可能被判定為缺失。顧問輔導需協助建立不足的管理制度,由人力資源部門依循執行。
3.外籍勞工仲介費用管理,執行零收費政策
對於引進外籍同仁的企業而言,仲介費與相關費用是最容易出現爭議的部分。即便合法,若有轉嫁至勞工身上的情況,仍可能觸犯國際人權標準規範,這也是人資與管理單位的最大挑戰。因對實務需要盤查計算外籍移工有關的招聘費用、確認明細、並向移工說明返還計畫。
4.工時與出勤管理
工時超時、加班與休假安排,是全球國際人權標準稽核缺失的高風險項目。根據統計顯示,工時管理不當位常年居缺失榜首,台灣更是重災區。企業須強化人力安排、出勤紀錄、假勤制度與加班控制。
5.工資與加班費正確性
工資計算透明合理、加班費用正確支付,是保障員工權益的基本要求。若薪資結構不清、費率計算錯誤,將成為稽核缺失的主要風險。例如加班費計算基礎不完全、加班費倍率錯誤(如加班前2小時與後2小時倍率不足法規)。
6.教育訓練與宣導
政策與規範不能停留在制度與辦法,必須透過訓練、宣導,確保員工了解自身權益與公司規範,並具備相應的舉證文件。顧問協助輔導專案將進行共同訓練課程,協助內部管理辦法制定的單位了解國際人權準則的精神,以利於後續政策與辦法制定、展開到全公司的宣導。
7.建立管理系統、內外部查核機制
避免「說一套、做一套」,企業應透過管理系統維護內部制度持續符合準則要求,包含定期法規鑑別更新、風險評估、內部稽核或外部模擬稽核進行檢視,事先改善落實度不足的環節,確保制度能在實務中運作。
【本文作者捷思企管勞動人權-ESG專案顧問】 王顧問於業界輔導勞動人權相關驗廠標準10餘年,掌握國際最新訊息,提供企業與業界交流。 具有眾多電子業、傳統製造業、人力仲介業…輔導與教育訓練經驗,數百場次國際社會責任驗廠實績、上市櫃公司定期訓練指定講師。
王偉權 Justin Wang
勞動人權-ESG專案顧問
捷思顧問如何協助輔導,完成「預防強迫勞動」?
得依據需求只進行1~3項準備企業制度,不進行稽核。
進一步諮詢「預防強迫勞動」輔導或訓練專案
客服信箱:service@jsconsulting.com.tw
諮詢專線:0800-020-500
直接填寫下表線上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