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資本市場重大變革:公司治理評鑑轉型 ESG 評鑑 (115年實施) 全新指標解析

臺灣資本市場重大變革:從「公司治理」邁向「ESG 評鑑」

臺灣資本市場的評鑑體系正經歷一場關鍵升級!原有的「公司治理評鑑」將正式轉型為更全面、更強調永續責任的「ESG 評鑑」(環境、社會、公司治理),並預計在 115 年度(第一屆)實施 。這次變革不僅是名稱的更動,更是在指標上大幅新增與修正,要求企業將永續發展(Sustainability)內化為核心營運策略。

 

🌳 壹、ESG 環境面(E): 聚焦循環經濟與氣候數據

環境面(E)的變革,明確要求企業揭露更深入的氣候與資源使用數據,並強調對循環經濟自然生態的具體承諾。

新增指標:聚焦循環經濟與氣候數據

  • 循環經濟政策 (E-6): 公司是否制定並揭露推動循環經濟或廢棄物管理之政策及相關作為
  • 廢棄物與能源揭露 (E-7, E-9): 公司是否揭露過去兩年廢棄物總重量 及過去兩年能源使用狀況
  • 自然生態承諾 (E-14, E-15): 公司是否訂定並揭露生物多樣性政策或承諾 ,並說明實施情形;以及是否訂定並揭露推動自然碳匯之策略與措施
  • 供應商環保管理 (E-16): 公司是否揭露所制定之供應商管理政策,要求供應商遵循環保相關規範並說明實施情形 。

環境修正指標:強化數據驗證與國際接軌

  • 用水及廢棄物 (E-4、E-5): 原先「減少用水或其他廢棄物管理政策」指標於新一屆ESG評鑑拆分為各自獨立項目(水、廢棄物)。
  • 氣候變遷 (E-11): 氣候風險揭露架構從原先的 TCFD,修正為公司是否參考國際財務報導準則第 S2 號 (IFRS S2) 架構,揭露企業對氣候相關風險與機會之治理情況等資訊 。

🤝 貳、ESG 社會面(S):強調人權盡職與家庭友善

社會面(S)的變革重點在於人權保障的執行流程員工福利的具體性,以及鼓勵對社會的創新投資

新增指標:人權、員工與創新

  • 人權盡職調查 (S-2): 公司是否訂定並揭露人權盡職調查流程及其執行情形 。
  • 友善婚育與家庭照顧 (S-17): 公司是否提供友善婚育或家庭照顧之職場環境與措施,並說明實施情形與成效 。
  • 員工離職率 (S-23): 公司是否依性別及年齡揭露過去兩年員工離職率,並說明其變化趨勢與原因 。
  • 投資創新型新創事業 (S-11): 公司是否投資國內創新型新創事業,並揭露相關投資情形 。

社會修正指標:福利揭露與供應鏈責任深化

  • 勞退提繳率加分 (S-16 ): 員工福利措施指標 (S-16) 新增鼓勵條款:「若公司平均每月『勞退新制雇主提繳率超過 6%』人數佔全體提繳人數比例超過 10%,則總分另加一分」 。
  • 供應商管理 (S-15): 供應商管理政策的揭露,修正為要求供應商在職業安全衛生、勞動人權、資訊安全或隱私權保護等議題遵循相關規範 。

🏛參、公司治理面(G):聚焦董事會多元化與永續領導

公司治理面(G)雖然是原有評鑑核心,但在新制度中加入了對永續發展的高階治理要求,並修正了獨立性與國際準則的細節。

治理修正指標:高階治理與國際標準

  • 董事會性別多元化 (G-11 ): 董事會成員多元化政策修正後,新增鼓勵條款:「若公司董事單一性別皆不少於董事會席次三分之一,則總分另加一分」 。
  • 永續發展委員會 (G-30 ): 公司是否設置董事會層級之永續發展委員會,並新增「若公司設有永續長(或相當職務者)執行永續發展事務且定期將永續發展執行情形報告至董事會則總分另加一分」 。
  • SASB 準則揭露 (G-33 ): 永續報告書是否參考 SASB 準則揭露行業指標資訊,並新增「若取得第三方確信或保證者,則總分另加一分」 。

指標刪除與合併

本次指標刪除(共計 7 項)主要來自於內容的合併與精簡,例如:

  • 股東會是否採線上直播或錄影(原 1.19)已合併至 G-5
  • 董事會成員中,具員工身分人數比例限制(原 2.5)已合併至 G-13
  • 董事會至少包含一位不同性別董事(原 2.6)已合併至 G-11

 

迎向新評鑑時代:企業永續治理邁向更高標準

115 年度 ESG 評鑑的正式上路,不僅是評鑑制度的調整,更代表台灣資本市場全面邁入以永續為核心的治理新時代。企業將不再被動應對評分,而必須以更前瞻的態度,建立長期、跨部門且可量化的永續管理架構,從環境數據、員工福祉到供應鏈責任,逐步形成真正具競爭力的永續能力。

 

資料參考來源:公司治理中心

進一步諮詢ESG永續輔導和訓練

客服信箱:service@jsconsulting.com.tw

免付費諮詢專線:0800-020-500

進一步諮詢